建筑垃圾的分類
按照建筑垃圾的來源不同可分為: (1) 土地開挖:分為表層土和深層土,前者可用于種植,后者主要用于回填,造景等。(2) 道路開挖:分為混凝土碎塊和瀝青混凝土碎塊。(3) 舊建筑物拆除:分為磚和石頭、混凝土、木材、塑料、石膏和灰漿、鋼鐵和非鐵金屬等幾類。(4) 建筑工地垃圾:分為剩余混凝土(工程中沒有使用掉的混凝土) 、建筑碎料(鑿除、抹灰等產生的舊混凝土、砂漿等礦物材料) ,以及木材、紙、金屬和其了廢料等類型。按照能否再生利用又分為: (1) 可直接利用的材料。(2) 可作為再生材料或可用于回收的材料。(3) 沒有利用價值的廢料。
建筑垃圾的組成
從建筑垃圾的來源和類別可以看出,建筑垃圾大多為固體廢棄物,一般是在建設過程中或投入使用后舊建筑物維修、拆除過程中產生的。不同結構類型的建筑所產生的垃圾的含量雖有所不同,但其基本組成是一致的,主要由土、渣土、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、磚石、混凝土碎塊、鋼筋混凝土樁頭、金屬、竹木材、各種包裝材料和其了廢棄物等組成。
目前我國建筑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
(1) 建筑垃圾分類收集的程度不高,絕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,增大了垃圾資源化、無害化處理的難度。
(2)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。全國大多數(shù)城市面對每年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至今沒有專業(yè)的回收機構。
(3) 我國建筑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技術水平落后,缺乏新技術、新工藝,設備落后。垃圾處理多采用簡單填埋和焚燒,造成環(huán)境污染。
(4) 建筑垃圾處理投資少,法規(guī)不健全,建設工作者的環(huán)境意識不高。